當舌尖向上,輕貼牙齒,喚一聲“她”,你會想到誰?在這個特殊的春天里,更多想到的是救死扶傷的她,走街串巷的她,扎根基層的她……
當她脫下“戰袍”,你是否曾想過,她又會是誰的女兒、誰的母親、誰的愛人?無論何種身份,哪個崗位,這場戰疫中,我們看到了千千萬萬個平凡又普通的女性,用她自己微弱的光照亮周圍的暗,給我們帶來了溫暖的“她力量”。
三月,子蘭生活裝飾發起了一場公益活動:曬曬你眼中的“她力量”。社區、居委會以及子蘭的客戶,也為我們分享了許多“她力量”的故事。這些故事看似平凡、微小,卻在這個春天格外打動人心。今天我們作此分享,希望在全世界忙著抗疫的日子里,能夠給您帶來一份簡單的溫暖和愛,收獲來自生活純真的美好。
不是天使
只是換了一身白衣的醫護人員
醫務工作者
疫情期間鄒曉麗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,每天不停歇地穿梭在新生兒病房、產科病房、產房、手術室,期間她還照顧從武漢來的孕媽…無論再苦再累,只要心中有責任有病人她就有堅持,默默地用自己的力量,守護著每一位母嬰的平安。
張艷,一名普通的醫務人員,疫情爆發后,她每天出勤到村里給老人、小孩測體溫、看病。24小時隨叫隨到的她,工作量比平時增加了三倍,但她不抱怨,也不喊累,天天挨家挨戶去“ 嘮叨 ” :“ 今天家里什么情況,有沒有新回來的人,千萬不要去串門,哪里不舒服了趕緊告訴我…… ” 她就像《超能陸戰隊》中的“ 大白 ”一樣,讓村民們很暖心。
若有戰,召必回
“我”有自己的主戰場…
社區工作者
55歲的肖愛萍原本就要退休了,大年初二,她在工作群里看到了通知返崗上班的消息,毅然決定提前返回工作崗位??膳畠簠s認為:母親馬上就要退休了,應該在家享享清福。加之擔心母親的身體,她堅決反對。肖愛萍卻說:“ 我們基層工作者是在筑牢防控疫情的第一道防線,現在人民群眾需要我們。只要還在崗位上一天,我就責無旁貸?!?/span>
“ 帥哥,請量一下體溫! ”“ 同志,出門記得戴口罩! ”“ 妹兒,進門前記得先噴酒精消毒 ! ” 已經52歲的胡衛紅,多年來一直有風濕,一到冷天膝蓋就痛,然而,疫情面前,作為一名黨員,她沒有退縮。從大年初一到現在,疫情防控的警報一拉響,她便每天堅守一線。
當接到單位要求返崗上班的通知后,王瑋就馬不停蹄地從老家趕回貴陽,考慮到自己是一線工作者,有感染病毒的風險,王瑋決定把孩子交給父母照顧,孤身一人回來上班。她說:“ 能和同事們在一起,大家并肩作戰,這也是一種團圓?!?/span>
世間哪來英雄,
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。
居委會工作者
萬勁松,從初四就上班了,她每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滿滿當當:給每戶打電話排查武漢進出人員到凌晨一兩點;天氣寒冷仍堅持在小區大門前站崗值守;顧不上喝水就馬不停蹄地每家每戶張貼通知……從設置卡點以來,她就沒有休息天,她說這些都不算什么,一定要嚴防死守,一刻都不能放松,要為居民的健康守好“大門”。
路口值守,沒有報酬,親戚朋友們都表示很不理解,一位親戚甚至還直接來到家中勸說:“ 卡點上來來往往的人太多,太危險了,待在家中,不要再去了?!北R志英回答:“防控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,誰都不去,病毒來了怎么辦?防控卡點哪天撤,我就哪天撤?!?/span>
“ 晚上氣溫低 ,大家多穿點衣服 ”“ 雖然晚上人不多,但還是要打起精神 ”當她正向值守工作人員囑咐時,電話鈴聲再次響起,她又匆匆地趕往下一個地方……這就是奔赴在疫情夜間防控一線的鄧勝男,不辭辛勞,用實際行動為百姓筑起堅實的“防疫墻”。
有人曾問:“ 這世間,什么最美? ”
有人回答,是花,是風景,是女子…
在這個春天里還有這樣一種回答
是希望,對美好生活的向往…
謝謝默默堅守在崗位,無悔奉獻的"她"
讓我們看到了來自生活
最簡單的善良、美好、純真還有希望
子蘭生活
作為美好生活方式的引領者
我們將向以上奔赴在一線的女性工作者
提供一份專屬的“她力量”禮物
結語
一直以來,“關注生活, 創造美好”是每一位子蘭人身體力行的“Slogan”,我們也一直想要將自己心中的這份初心和美好,通過公益這個媒介,傳遞給更多的人。這次公益活動特別鳴謝:中南社區的工作人員、沙河居委會楊先生、子蘭客戶王女士,為我們分享“她力量”的故事,一起與我們踐行這份美好。